媒介稿约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工作室简介文案策划企业文化与管理数码摄影院校招生信息心理话题 短信文学作品高考宣传海报证书与相册

 

            从老子《道德经》看透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一、多疑善思、敏捷行动的性格
  老子从多方面阐述了得道者的优秀品质,“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冬涉水;犹兮若畏四邻;俨兮若客;涣兮若凌释;敦兮若朴;旷兮若谷;混兮若浊。 意思是说,得道之人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合、纯朴、旷达、浑厚的品质。看第一句,豫兮若冬涉水;就是说在事情上多多思考以及质疑,如冬天光着脚过河一样,过河之前要考虑过河的后果,会不会把脚丫子冻坏,过的过程中,要思考是不是要退回去,下定了决心不回头,那么就思考一下子如何保护脚丫子,当然是最快速的跑过河最好了!思考,谨慎,做好准备,当如此行事也。第二句,犹兮若畏四邻,就是保持谨慎警觉的意思,也是易经所表达的”忧患意识“,或是居安而思危,或是平时谨言慎行,都是依此法则。第一句第二句合并来理解,就是多思考而又谨慎的人生,这样子的人,成事几率比较大。第四句,涣兮若凌释;”涣“的本意是散开,这里指的是流动,可以这样子理解整句话:行动洒脱快速啊,像冰柱一下子融化散开一样。这就是时下培训界所说的”超级行动力“,过河前已经思考脚丫子会不会冻掉,然后下定决心不回头,那么就要加速行动了,思考和行动不矛盾,先思后动,一旦动起来,就不要考虑太多,前怕狼后怕虎成不了事,思考永远是行动之前的事情。
谋求事业要循道而行,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先周密思考然后火速行动。反之,先行动后思考那是莽夫行为,容易成为”死士“,而不是救国救民之”侠之大者“。
  
  二、脚踏实地、工作细致的作风
  
  原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处理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大的目标要从细微处着手,天下难事,必然是从容易处开始,天下大事,必然是从小事开始。
  
  举例,如果给你一头大象,让你一个月吃完,恐怕你会感到反胃,如果换一种心态,每天吃几口,拉上几个同伴一起吃,一个月也是很可能吃完的。心态变了,困难就变为容易了。而具体到操作,任何困难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去开个头,去做,循序渐进,化整为零,这就是解决之道,而不是看到困难如此之大,顿生放弃之心。
  
  细心永远是一项成功的法则。任何一种成功必然包含微小的零件,做大事必然先做小事情,小事情中的小细节,虽然是次要矛盾,但是处理不好也会危害大局。
  
  三、水的法则是天道--灵活
  
  水是流动的,犹如道是流动的。所以老子说,水最像是道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死既硬,物壮则老,唯有柔弱,因其在成长,所以最有生命力,所以,做事,手段要灵活,老子又说,善胜敌者,不与,指的是不与敌人正面冲突,迂回作战,事实上很多事情要做成,一鼓作气就成功是比较难的,更符合天道的原则是迂回路线和过程中灵活的手段,如水一般,顺其形,轻松灵活。
  
  然则,老子是反对过分追逐物质利益的,最终,至关重要的还是精神,得道者往往不是世俗所定位的成功者,不过有些原则,二者又是灵活相通的,取得世俗的某种境界,必然也是符合了某些自然法则。
  
老子的思想:化解自我的执着
说到老子的思想,他跟儒家最大的差别何在呢?儒家是以人为中心,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发展的正确途径。

  说到老子的思想,他跟儒家最大的差别何在呢?儒家是以人为中心,是一种标准的人文主义,总是要为人找到一条出路,找到一条发展的正确途径。
  
  道家他就是不以人为中心,他认为说以人为中心的话,未免太狭隘、太主观。
  
  譬如现在问你,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它想让我引起食欲;猪为什么肥呢?他想提供我营养品;事实上以苹果本身,他绝对不会愿意说,只是被你吃,猪也一样。


  所以宇宙万物他本身,有他内在的价值,不能因为有人的话,完全以人做中心;所以老子连人类中心主义都要化解,更何况是自我中心呢?
  
  所以我们就要谈一谈老子所谓的如何化解自我的执着,我们要参考的是,老子里面的第二十二章,老子怎么说呢?
  
  他说不局限于自己所见,所以看的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势自己,所以才能领导;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那么这段话其实并不复杂,他连续四个不,都是要把自我的一个中心,自我的执着化解,我们先看第一段。
  
  他说你任何事情,都以自己所见到的为标准,那么你就看不明白。所以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对话录才开始高潮迭起,为什么?对话录,我跟你意见不一样,我们来对话。
  
  对话之后,我听到你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东西,因为我在这一面,看不到那一面。我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你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层,看到不一样的情况,所以两边对照之后,我才能够怎么样?才能发现真相。
  
  所以在希腊时代的真相这个字,就是发现的意思,代表你平常都被自己的主观的见解所遮蔽了,老子也说,你不要总认为自己所见到的就是真相。
  
  第二句话跟这个类似,不自是就是说不要老认为自己对,老认为自己对的话,就不能够彰显出来真实的情况,所以前面两句是一组,“明”跟“彰”都代表什么?能够看的清楚,能够让真相彰显出来。
  
  通常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说,你不要那么主观,你要跳开自己才能够客观,但是事实上你再怎么客观,你还是有一定的立场,一定的观点。
  
  所以老子只是提醒我们说,你不要走的太极端了,老子很喜欢用“明”这个字,上次我们说过,叫做什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喜欢讲“明”这个字,我们当时把“明”翻译成启明,那你要讲启明的话,可以从庄子的话来说,他说从道来看万物的话,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叫做启明。
  
  于是看任何东西的时候,你不要说这个贵,那个贱,这个是不值钱,那个如何。从万物本身来看的时候,他都值得你欣赏,了解比你喜不喜欢更重要,你连真相都没有弄清楚,你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说实在,有时候只是太过于主观一种一厢情愿而已。
  
  再接着看,他说你不要自伐,自伐就是夸耀自己,我们看到这个词,想到谁呢?想到孔子的学生颜渊,因为孔子提到颜渊的时候,他就曾经问过他,你有什么志向?颜渊说,无伐善无施劳,无伐善就是不要夸耀自己的优点,所以这个代表儒家、道家在修养上,很多地方相通的。
  
  你不要夸耀自己的优点,因为你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你才有功劳,代表什么?明明是你做的事,但是你要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所有的事情,或者说即使你做成一件事,也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功劳,你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需要别人来帮助。
  
  譬如说你现在,这个我们讲选举,你选成了,多少人帮忙,怎么可以靠你一个人呢?你自伐说,我一个人功劳最大,别人反而会认为说,你太过分了,他就不把功劳归给你,或者说你已经夸耀了,别人就不愿意再称赞你了。
  
  那么第四句,你不要仗势自己,才能够领导别人,如果你说这个团体,都靠我一个人,只要有我在就没有问题。但是你真的是做的时候,别人不服从你领导。他认为你太骄傲自大,他认为你既然有本事,你一个人做好了。
  
  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如果你不能够以服务代替领导,以谦虚来领导别人的话,别人只要稍微动动手脚,或是不愿意配合,后果就不堪设想。
  
  所以老子说的话其实是很简单的话,但是四句四个不,就不容易做到。孔子里面在论语里面,也说过类似的话,孔子说过,他有四件事情,他可以破除的,就是不要任意猜测;也不要坚持己见;然后也不要说,我这个非要如此不可,顽固拘泥;最后也不要自我膨胀,叫做无意、无固、无必、无我,这是孔子。
  
  同样是要把一个自我设法化解,这里面也来自于尊重别人,尊重其他的万物,在道家来说的话,他是更为开阔的,他对于宇宙万物都要加以欣赏。
  
  最后一句很有意思,很多人喜欢老子的这最后一句话,就因为不跟别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跟你争,这句话很有意思。就是不争,不争的话代表什么?代表我没有必要特别是在某一点上胜过别人,我在每一方面都发现各有优点,每一个人各有专长,所以我不用去争。
  
  那么我如果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到一个时候就轮到我了,轮到我上台了,轮到我做一件事了,如果我每一样都去争的话,争到最后恐怕两败俱伤,别人看了你的优点,他也不见得愿意承认。
  
  譬如我们有时候开玩笑,我说我下围棋没有输过,为什么?因为我从来不下围棋。那你听到觉得很好笑,这个有点阿Q的想法,但是在老子思想里面,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
  
  你一个人有多少本事呢?你参加奥运,你得到一面金牌,不要忘记,奥运有几百种项目,那你其他方面你胜过谁呢?所以你在某一方面,你能够胜过别人,也许是不错的,但是你基本上是要不争,以不争作为处世的原则,等到你非争不可的时候,别人自然会尊重你的专长。

孟子:培养浩然正气 提高自身修养
我们小时候念过文天祥的正气歌,第一句话就是天地有正气,当时的我们也不太了解,后来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看到美国人就把天地有正气,翻译成英文,它翻成正确的空气,当时我看了觉得太离谱了,因为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气,它不是指空气而已。它可以指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所以天地有正气,所指的是一种正义的精神。

  我们小时候念过文天祥的正气歌,第一句话就是天地有正气,当时的我们也不太了解,后来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看到美国人就把天地有正气,翻译成英文,它翻成正确的空气,当时我看了觉得太离谱了,因为我们中国人所谓的气,它不是指空气而已。它可以指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所以天地有正气,所指的是一种正义的精神。


  那么这个思想来自于孟子,孟子他有很多学生,学生有时候请教老师,说老师,你跟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是你胜过别人的地方。孟子他是一位学者,说话有他的根据,他说我跟别人有两点不同,第一个是我了解怎么判断别人说话的用意,第二个就是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我们今天就要谈这一点。学生进一步问,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因为没有人听过,孟子就说这种气很难说得清楚,他说它是最盛大也最刚强,以直去培养它而不加防碍,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这种气要和义与道来配合,没有义跟道,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集结义行而产生的,而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如果行为让内心不满意,它就萎缩。
  
  孟子讲了很长一段,这边只是前面一部分。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孟子所谓的气要培养的话,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用直来培养,直这个字我们在讲到孔子,到了孟子一再强调,它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真诚,一个是正直。真诚由内而发,正直是能够对外都还能够有它的合理性,正当性。所以直这个字,真诚而正直用这个来培养我的气,就是你做任何事都要考虑这一点。
  
  接着它还要配合什么呢?两个字,第一个叫义,正义的义,第二叫道,正道的道。我们都说正义跟正道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在于义这个字,它指宜,适宜的宜。它是代表什么?代表在各种情况下,你做一件事说什么话,它的正当性是什么。所以义这个字,就比较需要随时用理性做判断。
  
  而道这个字,代表人类共同的正路,所以我们讲到儒家思想的时候,一提到道就是人之道,人类共同的路。那是每一个人都一样的,譬如说你要行善避恶,你要孝顺,你要守信用这些。但是义就不太一样,义是每一种情况你怎么做判断。所以在孟子培养浩然之气,说穿了就是你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到它应该不应该做,也就是一种道德实践。
  
  一个人如果说做任何事都问心无愧,都是该做的事,能够真诚而正直,所做的事是正当的,所走的路是人类应该走的路,那这个三个条件具备的话,他就是在培养浩然之气。那这种气根据孟子的说话,他如果真的培养出来可以充满在天地之间,文天祥说天地有争气就从这儿而来的。
  
  那孟子继续说了,他说这种气它是不断的集义,就是不断的集结你正义的行为。譬如说我偶尔做一次,那是不够的。或是说一暴十寒,做几次休个假,那也不行。它必须慢慢的做每天做长期连续下去。那这个义就慢慢让你内心感觉到自己是很充实的,有力量的,叫做问心无愧。到任何地方都非常坦荡。
  
  那么孟子就特别举一些例子,他说你不能只做表面工夫,有些人做好事是偶尔做一下。有人在的时候做一做,儒家思想很强调慎独,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因为所有修养的工夫都从这里开始。在这个地方孟子也举个例子,他说如果你勉强只做外表的话,就好像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所说的。
  
  他说宋国人,他觉得自己家种的麦子长得太慢了,就把它拔高一点,叫揠苗助长。结果反而使这些麦子都枯萎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说,我最近做得不错,这个月很努力,那就希望立刻有成果,事实上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它是长期努力才有结果。所以儒家讲究浩然之气,他们对气的看法从孔子到孟子,孔子认为有有血气,你这个血气会带来问题,像君子有三界。因为血气未定,血气方刚,血气既衰都不好。孟子就转一步他说我的生命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气跟身体有关,代表各种可能出现的欲望。第二个是什么呢?是我的理想的思考,我的心智,我的志向。他说我的志向作为主导,我的气代表我的身体、我的行动来配合。
  
  这样做久了之后,你就可以排除所有的杂念,把所有的欲望都设法化解。这样做久了之后,我内心里面就充满一种浩然正气。那这种浩然之气跟天地里面,各种力量可以结合,怎么样结合呢?这说起来有点神秘,但是我们都知道谈到人生修养有许多话,没办法说清楚,你如果说没有自己去稍微体验一下,那怎么体验呢?
  
  譬如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认真的做点好事,不要求立刻就有效果,也不要希望立刻就变成不一样的人。任何一个人德行修养就是长期慢慢造成的结果。天下没有一簇可就的事情,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尤其在个性的修养上。所以我们讲到说你勇敢面对这样的挑战,你将来修养成功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那么孟子在将来还会告诉我们,可以带来真正的快乐。
  
  如果儒家思想只教我修炼,而没有告诉我说,这个将来会带来一种很特别的快乐,很有保障的快乐,那谁愿意学儒家呢?所以说儒家能够一方面符合人性的要求,我配合直义道,那我又能够得到快乐,那当然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孟子师于儒门:“十五志于学”
孟子在十五岁以前,深受母亲的教诲,学业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十五志于学”,开始拜师求学。那么,像孟子这样一位旷世大儒,他的老师究竟为何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在研究,但都不得而知。
  孟子在十五岁以前,深受母亲的教诲,学业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十五志于学”,开始拜师求学。那么,像孟子这样一位旷世大儒,他的老师究竟为何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在研究,但都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孟子师承于子思。《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何人?《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汲,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原来,子思不是别人,是孔子之孙,是战国时着名的大儒。
  
  子思是否就是孟子的老师呢?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孟子为“子思弟子”;西汉刘向《列女传》也称:孟子“师事子思”;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也说:孟子“长师孔子之孙子思”,但他们的说法,为何与司马迁的说法不同呢?
  
  究竟是“子思之门人”,还是子思本人?
  
  我们姑且也推测一次,做一道十分简单的算术题一算便知了。众所周知,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儿子伯鱼(即子思之父)比孔子早死三年,即公元前482年。假若子思为遗腹子,他的出生年也不会晚于其父伯鱼死亡的公元前482年。由伯鱼死亡的年限下推六十二年,即为子思在世之年,最晚到公元前420年。而此年,离孟子出生尚有50多年。子思如何会成为孟子的老师呢?
  
  所以,司马迁之说应该是对的。“子思之门人”,的确不是子思本人,而是实有其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所淑诸人也。”(离娄章句下)孟子本人如是说,他没有直接成为孔子的学生,他是私下里向人学习的。

  显然,孟子也未明说他的老师究竟是谁。

孔子的处世哲学:三项不得不学的看家本领
孔子的学说,以周礼为基础,又自创“仁”这个新概念。“仁者爱人”,“礼者敬人”,孔子学说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让爱与敬浸入灵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他“述而不作”,没有着作,他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为《论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以周礼为基础,又自创“仁”这个新概念。“仁者爱人”,“礼者敬人”,孔子学说的精髓就在于如何让爱与敬浸入灵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他“述而不作”,没有着作,他的言论被弟子们整理为《论语》一书。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明他不迷信。但他时而论及“命”与“天命”。比如有一次,他的学生伯牛患了重病,孔子握着他的手,痛心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意思是,没有别的,都是命啊!这个人竟患了这种病!
  还有一次,子服、景伯向孔子报告说,公伯寮向季孙氏诬告子路。季孙氏是鲁国大夫,当时子路在他手下当官。子服、景伯还向孔子建议说:“您要是想惩罚公伯寮,我们的力量还能够让他一命呜呼。”孔子就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他认为仁道能否推行,都是命运,不是公伯寮这种小人能够干预的。
  
  孔子相信命运,并非迷信。因为自然、社会、人生都有其运行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孔子主张顺应它。孔子所谓“知命”,主要是了解规律运行的大方向,而不是了解规律的具体变化。要想完全了解规律如何运行,这是不可能的。这是风水先生、算命瞎子们想做的事,而不是孔子想做的事。
  
  为什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呢?人生有顺有逆,这是“命”,有的人不知道这是“命”,顺境时得意洋洋,无限看高自己,自以为无所不能;逆境时灰心丧气,一味看低自己,自认为一无是处。这就失去了君子风度。
  
  如果“知命”,上山时能想到下山的结局,涨潮时能想到落潮的必然,在事业顺利时,就不会有虚骄之气。不利时能想到有利的变化,困境中能想到顺境的到来,在事业受挫时,就不会有颓废之气。这不是君子的风度吗?
  
  为什么说“不知礼,无以立”呢?在孔子时代,“礼”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礼仪、礼貌、礼法等一切行为规范。“礼”是用来调理人际关系,如果“不知礼”,放纵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不便,会引起别人的厌恶和痛恨,一个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行不通,必然到处受挫,又如何立得住身呢?一旦触犯刑律,还有身陷囹圄、命丧黄泉的危险。
  孔子本人是一个特别懂“礼”也特别讲“礼”的人,“礼”已经渗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之中,变成了他终生不变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都能很自然地做得恰到好处。

 

关于本站 - 网站管理 - 联系我们 - 转载申明 - 广告业务
自强不息文化轩©2006-2010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543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