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稿约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从初中到白领的砺炼过程

                口述:伟文  执笔:振业 

                                          (一)

一个很偏僻的山乡孕育着我,质朴的农村风气一直伴着我的成长。在我们那里贫困的山村里,青年人很少会上中学的。除了我们离乡镇很少太远之外,更大的原因就是我们那条村实在太贫穷了。十二三岁的小伙子就要赶牛上山拉耙,十三四岁的青年人就会织网捕鱼了。因此,在我们这代青年人之前,还过着自给自足的落后生活。

我们上初中那个时候,全班十八个学生只有五个愿意到镇上去上学。当我离开贫困的山乡来到镇上唯一的中学上学,第一个感觉并不如其他学子们所说,快要逃脱牢笼,可见天日了。我们那条村上的五名同学就成了全校同学敌视的家伙。那是因为我们村上的长兄长姐们从没有在中学逗留一年的,不是被学校开除就是因为成绩太差自觉没趣地离校。因此,在学校里没有一个来自我们村的毕业生。

一同前来的四名同学,在这种鄙视都纷纷离校而去,校园里只剩下我一人。从那时起,我暗地里给自己下决心,为了村乡树立榜样。俗话说:“穷家孩子早撑家。”穷困的生活使我学会坚强,学会了自立。受人鄙视的环境中又使我学会了如何生存。在短短三年初中时间,我当了两年班长,当过二年学生会主席。

中考前,父亲对我说:“文,你是家中的长子,现在让你念完初中已经很不容易。你还是不要参加中考了。”

我垂头不语,深知困窘的环境根本无法完成我的求学梦。

“你要知道,即使你考上了,家中也无法让你念下去的。”父亲解释说:“那就不如不考了,免得两伤心。” 

“不,我一定要考好它。”我语气很坚决。

父亲呆呆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问:“那到底为啥呢?”

“只为一个信念。”

当我知道我以全校最高分顺利考入重点高中时,我已经卷入打工浪潮之中了。

                                             (二)

从小就生活在贫困山乡,环境使我锻炼出强壮的体魄。初中的生活使我学会自强。应该说,初中的生活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壮举。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一切,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也使我从山乡里走出来的转折点。

中考后的第二天,我随同乡来到广州。从考场走出来那刻,我并没有丝毫的放松感觉,也没有一丝紧张的情绪,如往昔一样,只是回到宿舍时,我开始给自己收拾行装。我深知自己很可能彻底与校园告别了。如果我要走出山乡,只有从最底层的打工生活开始。

在配件车间里,我成为年纪最小学历最低的员工。在电镀车间,我成了最不起眼的学徒工。说是学徒,其实是打杂的,根本就没有人来教你,也没有人愿意理睬你。搬材料、递工具、擦机箱、扛成品的活儿就有你的份。那个环境下,根本也由不得你选择些什么,你也不敢说些什么。只要其他员工开声要干的,你就得去干。别人坐下来休息了,你还得钻到机床下面打扫呢!

就这样,我在电镀车间度过了三个多月,渐渐地熟悉了那里环境。尽管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点东西也没有学到,却让我感觉到出门在外的辛酸。当我领到第一份工薪的时候,我觉得天地间竟然是那么的宽广。我可以向家人宣布,我已经完完全全地独立了,我将所得的167元存入了银行,成了一个独立的存折。这167元一直保存到现在,它见证着我独立人生的第一步。

半年后,甲组机床的员工离职了。我向车间主任提出到机床前上岗的要求,却得到主任的冷嘲热讽:“你知道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吗?上百名员工都在争逐这个岗位。你凭什么可以胜任呢?学历、资历还是技术呢?”主任冷笑着问。

我默默地站在那里,任由泪水在眼眶内打转。一个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毫无人际关系的最低层次打工者,有什么资格提出向上升的要求呢?从那时起,我就咬紧牙关,给自己下定决心,在这里学不到技术誓不罢休。

我默默地忍受着一切,主任的言语如针般地刺在我的心坎上。听完他的训话后,我还得如往昔一样,收拾打扫清理。

一个多月后,车间调来了另一位姓刘的师傅。和蔼的笑容,留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尽管他对整个车间的员工都很严格,但是刚正不阿的作风的确令人敬佩。在我人生十七八个年头里,从未有过这这么一个值得我如此尊崇的长辈出现在眼前。

数月后的一天,刘师傅突然宣布,我可以独立操作一台机床。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的举措也引起了主任的猜疑,向他责问:“出了质量问题,谁来承担责任?”他当众宣布:“从今以后,文将由我亲手来调教,出了问题,由我来负责。”

众员工低头不语,投以疑惑神色。

刘师傅却拉着我的手来到机床旁,转身对大家说:“一起开工,干活去。”

为什么刘师傅要教我技术的疑惑,我一直耿耿于怀,但是终不敢询问。刘师傅倒像看出了些什么似的,却一直不表态。

一次闲谈中,他笑着说:“你是个很坦率的小伙子,对任何事都不抱怨,任劳任怨的态度,我甚为喜欢。”

短短的一名话语,将我心里的疑惑彻底打开。这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自己踏踏实实地为人的表现。

“你很能干,但从你握钳子和握笔记帐的姿势来看,你学管理的领悟定要比学技能的强。”刘师傅补充了一句。

我点了点头,并没有表态。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认认真真地学好技能。我只能将这门技能作为谋生手段和成长基础。


                                               (三)

从刘师傅身上,我不但学到了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为人。我记得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过:“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业,他首先应该懂得如何做人!”现在想想,千真万确,乃至理明言。

我在配件厂逗留了三年半,与刘师傅相处了近三年。这段日子,是我踏入社会最充实的岁月,它使我慢慢地成长起来,学到技能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我离开那里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情”字。

厂里的技术开发部只有五个人,部内大小事务都是由刘师傅说了算。自从我跟了他,顺利进入技术开发部后,很多事情都是由他交到我手中来负责。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锻炼我。

然而,领导并非如此认为。他们觉得,刘师傅越来越不中用了,于是下达了竟技上岗的通知,技术部只能溶纳三个人。技术部负责人的职位能者居之。对于这样的变故,我和师傅都是无法预料的。下班前,师傅只是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转身而去。

那一夜,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厂里作出这样的决定,分明要赶走刘师傅。他们料定我有今天的技能在厂里地位是得之不易,决不会轻易放弃的。碍于情面,才出了这个竟技上岗的题目,顺理成章地辞退刘师傅。

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成为师傅的对手,这是谁也没法想到的结局。别人会怎样看,师傅又会怎样看呢?难道真的重演“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悲剧吗?无论在情在理我应该退出的。

第二天,我匆匆回厂,收拾了一下东西,下班前给了厂长一封辞职信,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可是,次日中午,我接到师傅的来电,他告诉我说:“我离开了,现在准备到外资电镀公司报到,你还需要磨炼一段日子。外面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让你成长,还不如回去那里,好好锻炼锻炼。”

挂断电话那刻,晶莹的泪珠滴在话筒上,不知是感激还是懊悔。无论怎么样,我决择了的路子,无论前面多么崎岖,也是绝不回头的。

                                           (四)

经过一个多月的找工,我终于以娴熟的技能而压倒其他中技毕业生,在一间私营加工厂当技术监测员。在那间只有四十余名员工的小型加工厂里,两条生产线,一个主管,管理模型相当落后,老板一声令下,全部员工就得拼命加班加点,甚至放下所有活儿转干其他。

我刚来这里,实在看不惯这样的生产模式,更看不惯主管依仗亲戚关系而气势逼人。当我发现主管的堂兄在电镀时出现了问题,所有产品的质量都有出了差错,我狠狠地处罚了他。可主管却出面帮他与我对峙。

我用力地将产品扔给主管说:“质量出了问题,是我的职责;员工出了差错,这是你管理的问题。今天这个事儿,你来管还是由我来处理?”

当时,老板出来打圆场,我却与主管结了怨。

下半年,老板将两条生产线分别交由我和主管来管理,并下达任务,日生产量要提高30%。对于从未学过管理的我,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生产设备和生产员工的劳动能力,以及人员合理安排都将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后来,我才知道这叫物流管理,还包括资金核算,材料回收等方面的统计。

我是一个敢于接受挑战的年青人。如果还有一点东西值得年青人骄傲的,那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我所面对的对手却是一向看不惯的主管。

从第二天起,我亲自到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了解情况,将生产设备运转状况,员工能力如何,岗位制度全部掌握清楚,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在我的脑海里面,只存在着这么一个理念,只要完成了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就行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人员调整,全新生产流水线生产应运而生。望着有条不絮的运作,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这个月下来,我们这条生产线提高了35%效率,完成了老板交下来的任务。

我本以为完成了任务就可以得到老板的赞赏,可是却受到老板的严厉斥责。

“接管生产线的两个多月以来,物资损耗了多少,工薪涨了多少,整个流程耗资多少,你知道吗?”老板问。

我摇了摇头,想了一下才说:“我的责任只是要完成下达任务和监控质量而已。”

“那你又知不知道,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要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你提高35%的生产量,却多耗资60%,厂里还得亏本呢?"老板严厉地斥责着。

“这……”我一时无言以答。

“我们开厂是为了赚钱,这就是最终的目的。你的质量和产量上去了,成本却高出了好几倍,能赚线吗?虽然主管那方面提高不到5%,但他能够在原始资金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老板补充说。

后来我才知道,主管一直在老板面前说我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对材料太浪费了,对员工薪酬提高得太厉害了。

天啊,不提高员工的工资,对材料不进行严格把关,能将质量和产量搞上去吗?

经过这件事后,使我真正看清主管的真实面孔,靠踩着员工肩膀向上爬,靠打小报告中伤他人来稳固自己的位置。也许这就是小作坊式的厂矿里才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吧。

我经常听到在外资企业的朋友说,那里的制度是如何规范,用人制度是如何严明,福利制度是如何可观。从那时起,我便立心要跳向外资企业。

自此以后,我学会了两样东西:一,生产期间如何核算成本及开支;二,如何提防他人的中伤,学会自保。

一年后,主管离开了。两条生产线全交由我来管理。老板正当要扩建的时候,我却毅然地提交了辞职信。

“是不是因为薪酬问题呢?”老板很客气地说:“这个可以商讨的。”

我摇了摇头说:“我只是想转换一下环境而已。”

“你到哪里不是挣钱呢?哪里打工不是一样呢?如果是因为待遇问题的话,可以由现在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你意下如何?”老板有些不高兴地说。

我轻蔑地望了老板一眼,突然转身离去,走到办公室门前,又转身向后,低声地说:“老板,你知道怎样留住一个人吗?并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样,把金钱看作比生命还重要的。”



                                        (五)

凭籍我六七年来的技术经验。我很快转到一间外资企业当技术员。在这里我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管理模式。我是技术部的员工,永远都只是技术人员,其他事务一概不用过问,也轮不到你去管。你要到其他部门去,行,除非你经过培训、考核方能上岗。

尽管现在领着四五千元的月薪,但是我却觉得很空虚。我突然想到刘师傅对我说过那句话:你学管理的能力一定比学技能的要强。技术人才永远都是一位听命于上级的员工,而管理人才却是指挥全局的决策者。

在许多朋友眼中,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不容易了。一位从山乡出来的初中生却能闯出这么一条路子来,真真正正成为了都市白领一族。即使是大学高才生也不是轻易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告诉朋友,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困苦和泪水。

我是一个很知足的人,但绝不满足于现状。只有经过痛苦挣扎的人,才会懂得珍惜的含义,更懂得上进的意义。在下一个人生目标里,我将会重新返回学堂,完成自己的梦想。


 


网站空间: 北京网易公司提供    管理员信箱:jinye8456@163.com
网页版权归著作人所有,采用和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