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赋予三好生评选更大的意义
“《重庆晚报》14日报道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中新网
9月15日)
其间,许多媒体评论指出,“对于“三好学生”不应单纯讨论存废,而要改革其评选内容,保证其评选机制和程序的公正公平,克服在加分、报送等利益驱动下的“评选腐败”,回归“三好生”本身的激励意义。”
媒体朋友提出的改革评选的问题,较多关注的是评选的程序正义,在这一点上笔者深表赞同。但是在当今社会,如何赋予评选更大的意义呢?
笔者认为“三好生”评选它存在的意义除了鼓励先进、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发展之外,在当今社会,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改革“三好生”等类似的评选,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思维,将评选变为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首先,在评选的标准上,打破“唯成绩至上”,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向多向度的方向发展,不做书呆子,也不做学生混混,而做一个有个性、有情趣、有爱心、积极进取的学生。
其次,在评选的内容上,要从“德、智、体、美、劳”这样高度概括的要求下,向具体化发展。比如通过学校或老师的配合,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去做义工,去做志愿者,去开展些公益活动,从小去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
最后,在评选程序与方式上,要让学生领悟到民主的精神,学会民主的思维方式,体会到民主对自己的要求。比如,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提出参选,凡参选者在教堂上做演讲,去陈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哪些行为是符合评选标准的等等,然后让全班同学去投票选出他们认为符合评选标准的同学。
笔者认为,公民教育,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的到达应从小事、小处做起,去培养、去锻炼,而在中小学生阶段像“三好生”等这样的评选活动,如果做的很好的话,是非常好的培养与锻炼途径。
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与民主意识,我们才会从应试教育下“唯成绩至上”转变到素质教育下“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
来 源: 新华报业网
由学生弑师案看怎样才算正当的惩戒
发生在山西和浙江的两起“弑师案”引发社会对于这一职业乃至教育本身的深刻反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日前表示,政府、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教师安全。教师正当使用的惩戒并非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迁就学生一切行为。
诚然,对学生“正当使用的惩戒并非对学生的体罚”,可是怎样才算“正当的惩戒”?对学生不可能“关禁闭”,也不可能罚学生“顺着操场跑20圈”,即使批评过分或用语粗暴都可能遭来学生和家长的投诉。如何既能不触犯法律,又能起到惩戒甚至震慑的作用?教育部没有规定,哪个学校也不敢在内部制度上明示“惩戒”,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城里的孩子,虽然“心理脆弱”,但犯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一些学生无法无天,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家长娇生惯养的原因,也因为有不少学生错误地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当成了其无法无天的“后盾”。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的开放,青少年普遍“早熟”,十五六岁的学生甚至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基本特征,其中有些人的犯罪行为和成年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让老师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很可能会“驯虎不成,反被虎伤”。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同时对何为“正当的惩戒”加以明确。 来 源: 成都商报
垃圾大学是怎样炼成的?
前几天,一位朋友应邀到我家坐客。谈话之中,我问他的孩子现在上的是什么大学,他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垃圾大学”。他的这个回答却使我思索了半天。垃圾,这个污秽的名词开始是指生活垃圾,如纸淆、尘土、脏土和被扔掉、丢弃的破烂东西。现在,这个词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等许多方面。如,垃圾信息、垃圾邮件、垃圾食品和社会垃圾等。总之,垃圾不是一个好名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它是经常被人们清除的对象。
大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人们向往的荣誉殿堂。如果我们在它的前面加上“垃圾”两个字,就成了“垃圾大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悲哀。但是,仔细想想,我的朋友和人们把一些大学比喻成是“垃圾大学”,也是不无道理的。一个再好的东西只要变了质,就会走向反面。如,“三鹿奶粉”原来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它物美价廉,又是名牌。但是,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往里面添加“三聚氰胺”。那么,这个一开始很好的奶粉就变成了“垃圾奶粉”,而且还有毒。当然,有些东西并不是变质后才成为垃圾的。如,因为生产过剩积压的产品被扔掉、丢弃,也就变成了垃圾。这说明,生产过剩,东西太多了也能变成垃圾。
那么,我们的一些大学是怎样炼成“垃圾大学”的呢?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他们为办学而办学,为挣钱而办学,只注重办学数量不注重办学质量。一些地方大搞院校升级比赛,什么中专升大专,大专升大学。先有国家办大学,又有社会办大学,还有私人办大学。有的单独办大学、还有的联姻办大学。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原来,我们那个市辖区有两所名牌中专学校,其中一所直属煤炭部管辖,是一个有几十年教学经验和历史的煤炭中专学校,教出的学生很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但是,在院校升级比赛中他们也与一所大学联姻升为大学了。还有的地方搞什么“3+2”,让初中生也能直接上大专,如果这样推理下去,我们可以来一个“6+2”,让小学生也能直接上大专?
现在我们是大专、大学林立,中专学校几乎没有了。一方面,许多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满为患,一些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他们毕业以后就在家吃低保,成为名副其实的困难户。所以,也难怨人们和一些孩子的家长把一些大学说成是“垃圾大学”了!
来 源: 浙江在线 |